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记得很多年前刚工作的第一天,单位领导就告诉我,作为老家在外地的新北京人,我有一项基本权利:探亲假,我很欣喜。

尽管在这家全中国最古老的媒体工作很轻松,有大量自由的时间可以支配,以至我从来没需要休过探亲假,但还是很欣喜,感觉这里面有一种人文关怀的味道。

在198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里,是这么规定的:职工依法享受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的权利。职工探望配偶、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等三类探亲待遇,假期分别是每年30天、每年20天、每4年20天。而且探亲的费用在单位还可以报销。

今天看来,探亲假覆盖人群有限,根据《规定》,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四类单位工作的职工,如果他们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才有资格享受探亲假。但在32年前规定出台的时候,这个人群基本上覆盖着全体上班族。

根据探亲假,我举得,至少1981年那时候的政府,还是很有人情味,是真心关护上班族的。因为探亲假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可执行的且无数人曾经享受到的福利。

探亲假很有古意和中国特色。

与之对比,就很容易联想到最近颁布的不回家探望父母违法的新法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非常之扯淡,就是因为政府出台法规时,让人感觉不到诚意。现在探亲假已经变成公务员群体的特权,而法律规定的带薪休假又形同虚设,大家是欲探亲而归不得,这种情况下你做出关怀老人的姿态,空口白牙,难免惹人反感。

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表面上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维系一点中国的传统亲情与传统伦理。但问题是,这个物欲横流之世是怎么来的。三十多年来,政府的一切目标都是围绕经济建设,为此劳动者的利益被牺牲了多少?三十年前的政府,尽管有种种不足,但说到底还是有些底线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当家做主这些基本原则还算根弦儿,所以才会有探亲假这样真诚的设置。

现在据说带薪休假很快就要全面落实了,工薪族们只需再等七年而已。

七年的等待看似漫长,但也没办法,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考虑“资方”利益,考虑经济利益,当年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就有一大帮人站出来说伤害了国家竞争力。资方们恨不得中国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能保持一万年,而劳方这边虽有工会,也形同虚设。

今天又看到新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惊人的60万人。其实我毫不震惊。

这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必然恶果。不想就此讨论对错,因为这很容易被引出“你幸福吗”这类见仁见智的回答。但仅就休息时间来说,从资本主义爆发以来,全体人类的休息时间应该是变少了的。

农耕时代,农民都很辛苦,但农闲时节往往有半年自由时光,那时候有种生活叫“田园诗”,要诗意首先得有大量休息时间,中世纪很黑暗,但德国人最多要庆祝204个节日,也就是说一年要休息200天以上......我相信即便在清末,农民休息的时间应该也很多。这就是农业生活的优点。

现代的西北很穷,但一些出身农家的朋友跟我交流,他们父母种地,不过是播种和收获而已,一年忙碌的时间就那么几天,其他都自由支配,于是不求上进的村子里就赌博成风。

因为是农耕社会,又不信耶教,中国人其实没什么国民放假的习俗,他们实际上也不需要。在古代官场上倒有,叫“沐休”,汉代是五日一沐,唐朝是旬休,平时就“上班”--上班的说法也是古代传下来的(韩愈:“公起外戚子弟,秩卑年少。岁馀超居上班,官尊职大。”),估计大家多半也是混日子,一帮同僚看书喝茶聊天而已。

最苦逼的是明朝人,朱元璋很勤奋,他认为全天下都跟他一样不需要休息,所以给官员们只保留了一年三个假期,春节、冬至和皇帝的生辰,关键还是要上早朝。按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不过明中期以后基本上就废弛了,因为后面几位皇帝自己也受不了,万历皇帝后来连续28年不上朝,爽的其实还有百官。

打住,好像又跑题了。

(科技、阅读、生活--微信最值得收藏的公众号之一。收阅本微刊方法,点击右上角按钮,点查看公众号关注微天下分享本文。或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搜索gongzhonghao001或微天下添加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50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