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5月23日,根据北京发改委公布的日程安排,北京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在下午2:30举行,这次听证会参加人共25人,其中消费者为10人。从目前外界看到的两个听证方案判断,北京出租车涨价几成定局。

这2个方案起步价调整相同,都是由现行的10元调到13元,每公里计程价格一个方案提高到2.3元,一个方案提高到2.6元,早晚高峰低速等候费由现行每5分钟加收1公里租价调整为每5分钟加收2公里租价,电话预约,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的费用由每次3元提高为每次8元,4小时以内预约的提高为每次5元。

有媒体计算,即便按照较低的2.3元方案提价,在早晚高峰时段,北京消费者仍有可能要多花费一半的打车费,涨幅还是比较大的。

北京这次出租车调价的原因众所周知,那就是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但按照“一听证就调价”的传统路数,真的能够缓解打车难吗?其中有颇多疑问待解。而作为北京市民,他们最担心的结果是,出租车价格调上去了,钱多花了,打车难依旧没解决。

这一最坏结果并非不可能。每年的春运就是典型例子,按照市场经济法则,价格杠杆是调整供需的有力工具,但每年春运火车票都要涨价,对归人来说,却依然是一票难求,因为春运的最大问题是特殊时段的运力不足遭遇旅客回家的刚需,这使得春运火车票其实是一种价格弹性很差的产品,提价并未解决供需问题。

北京打车难的问题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打车难起于两个原因,一是出租车少,二是道路拥堵。现在出租车提价了,或许会分流一部分消费者,但这种分流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打车难,值得怀疑,因为涨价毕竟不能解决拥堵问题,也没有为市场增加一辆新出租车。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的出租车总量就基本上没有再增加,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当年北京有几百万常住人口,现在则有2000万,这才是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只能过涨价抑制需求,而不是增大供给,则不免方法失之片面。实际上,出租车增加运力比铁路增加运力要简单的多,由于打车难,在北京市场上除了六万量出租车,还有两倍于此的“黑车”,这多少代表了“白车”可增加的空间。

出租车涨价的另一个逻辑是涨价可以激励出租车司机们多拉快跑,由此增加运力。这听起来颇有道理,但却有两个现实不能回避,其一,这些年来媒体也好,公众也好,一直在呼吁出租车司机的过劳问题,强调出租车司机加班加点已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下,即便出租车涨价了,司机们还能有多少运力可供“压榨”,他们的健康、运营的安全如何保障?其二,让司机多挣钱,不一定非得从乘客身上实现,通过出租车公司减“份儿”一样可以达到。出租车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是否存在暴利?能否把割向乘客的刀子挪到出租公司身上?

一听证就涨价。这一规律用在北京的出租车市场实在牵强,水电天然气涨价犹情有可原,因为那还是成本在提高。但出租车涨价却主要是为了解决打车难,目的是为民所谋,手段却是向消费者开刀,消费者何辜?这些年,北京的出租车一直涨价,当初从每公里1.2元,涨到2元,好歹还换了车,提升了硬件,这次出租车涨价,又能带给消费者什么值回打车价格的福利呢?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50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