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很多在中国人眼里顺理成章的事情,到了外国人眼里就会有另一种看法。

比如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招远麦当劳杀人事件,在外国媒体上就产生一种惊奇:一起公共场所杀人案,声讨凶手的凶残也好,声讨围观者的冷漠也好,都很正常,为什么在中国的网络上,最后却演变成一场对所谓“键盘英雄”的讽刺呢?变成一场对冷漠围观者的集体辩护与洗地呢?那些即便是在口头上声讨的“键盘英雄”,不是也比那些宣扬应该冷漠自保的人对社会更有正面价值?

如果有外国朋友问我这些问题,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能告诉他,中国太复杂了,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心里在想什么,一个正常环境下养出的正常思维,永远无法理解非正常环境下养成的非正常思维。

如果是中国人之间就此事交流,一定要我找原因的话,我会说,这件事情所反映出的,是中国人集体的抱怨情绪,人人都有怨气,认为不公平处处皆在,认为社会亏待了自己或者即将亏待自己,所以,我们有权力有理由什么都不做。所以我们哪怕是当个明哲保身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毫不感觉羞愧,这总比那些装模做样的伪君子们要好多了吧。

我坦承,我也有这种情绪,而且非常浓郁,而且经常振振有词。

自私自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自由,但如果要建立一个积极正向的社会,为冷漠旁观者开脱,对键盘英雄打压,这可以成为一种意见,但总不应该成为主流声音和主流价值。一切回归原点的话,即便是键盘英雄,他们愤怒了,声讨了,表达了,即便是在互联网上、电脑后面,也总比冷漠与不作为、不关心要强上几倍,他们至少是自愿的发声,表达的是真实想法。

如果一个社会,在招远那种悲剧事件后,连键盘英雄都没有了,网上只剩下冷漠的旁观与理性的分析,那才真的可怕。

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上与读者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位读者说:信老师,一万个键盘侠里,肯定会有一个现场英雄,而一万个冷静逼,却会让这个社会更加冷漠无情。见义勇为,从键盘侠做起!

我回复说,你当然是对的!

键盘英雄们,继续玩你们的键盘,让别人说去吧。

 

 

附参考消息转载自彭博社文章:

美国彭博社网站6月4日发表题为《中国为何缺少见义勇为者》的文章,作者为亚当·明特。文章称,近日,有人用手机拍摄了一名女子在中国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餐厅被殴打致死的视频。这段视频画面摇摇晃晃,但是基本事实没有争议。6名凶手是宣扬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邪教成员;杀人工具是一根拖把柄;最后一点,也是最让人不安的是,视频清楚地显示:现场至少有6名目击者(包括麦当劳餐厅的员工),但却没能救下受害者。

文章称,这最后一条事实将这段视频和这起犯罪变成了中国社交媒体近几年来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激起了一轮全国性的追责和自我反省。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近日在其微博上写道:“今晚真的睡不着了,因为我看了视频,看到了凶手,看到了围观者,听到了女人的惨叫。如果我在场,我会冲上去吗?大概不会,因为谁也不会相信一生里会遇到这样的场面。”他最后沉痛地说:“今晚,是中国人集体的耻辱。”

文章说,这是该起犯罪发生后人们立即产生的一个共同心声,而且不是没有先例。许多中国人都知道最新发生的最骇人听闻的事例,包括一段视频显示,在一个旧物回收市场,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被一辆卡车碾过,路人皆视而不见。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缺少乐善好施者?文章称,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儒家价值体系缺乏对陌生人的义务、社会错位到一个前农业社会在迅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不信任,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肯定的是,在麦当劳餐厅杀人案发生后,很少有人从社会理论上加以解释。取而代之的是追责和必须要做点“什么”的意识。有网友建议:“对于道德层面的问题,似乎也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性的政策,比如对见义勇为者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等等。”

文章认为,这样的政策不太可能带来以前本不存在的乐善好施的风气。实际上,对这起杀人案的讨论持续到本周,在语气上发生了明确变化,从自我批判转向了辩护。毕竟,送一位老人到医院,与挺身而出挡住一个拿着拖把柄打人并尖叫着“恶魔”的疯狂邪教徒,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见义勇为,而且网上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期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后者是荒唐的。网名“叫兽易小星”的微博用户写道:“谁都有懦弱和退缩的权利,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英雄。见义勇为是值得赞赏的良知,是值得敬佩的勇气,却不是普通人必须承担的责任或者义务。”

文章说,现在,对这起杀人案中没有出手相助的旁观者进行的愤怒声讨,已经让位于对“键盘英雄”的讽刺挖苦。“键盘英雄”躲在键盘后谴责不公正,将别人视为懦夫。6月1日,网名为“变态辣椒”的人在微博上贴出了一幅八格漫画,以“键盘斗士”为题材,将这种文化比喻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克拉克·肯特(超人在地球上的名字)式的人物,白天故意对社会弊病视而不见。然而,到了晚上,他变成一个肌肉发达的超级英雄,不惜时间训斥别人——从他的安全的电脑上。这是一种尖锐的批评,然而对需要应时英雄的中国社会来说,不可能产生任何影响。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499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