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大闭幕,席总在闭幕会上再次说到了“中国梦”的概念,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事实上,作为新一任中国正f的slogan,中国梦这一概念近来持续的占领着媒体版面。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梦”这一概念最早是被谁公开提出来的?

 

因为最近看了一期《凤凰周刊》,里面提到,中国梦的概念,是前外交发言人吴建民在2006年在外交学院当院长时提出。

 

俺原来也没想过争这个早晚,但如果说吴建民最早在2006年提出,显然是不确的。因为俺在2005年4月份,在中国gong青tuan中yang机关刊就业时就撰文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并进行了阐述,当时还在某报发了一篇社论。后来多年里,又反复就此概念写过至少五六篇......记得最近一篇,标题是:中国梦的破灭。

 

至于更早,我相信一定有更多媒体也阐述过这个概念。

 

当然,无论是谁提出了中国梦,都少不了对美国梦的模仿......1931年,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的《美国史诗》一书让“美国梦”一词变得家喻户晓。这部书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媒体与知识分子提中国梦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作为一国之ZF主张,则稍显拾人牙慧,非常之腾讯。

 

不过,我敢保证,当年俺提到中国梦这个概念的时候,饱含着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期待,希望每一个公民,都能凭借自己的个人奋斗,取得个人成功(只要有天赋,有梦想、肯努力、肯奋斗、守规则就能成功)。想2005年那会儿,中国还在一片狂飙突进中,远没有现在的万马齐喑。

 

如果有耐心读了下面所附原文,会发现,那一年,俺还对少年中国充满着期待,跟前几日写的《朝气》(可回复12收阅)等文章有着几乎完全相反的氛围,八年间,为什么社会变成这个样子,历史当有公正评价。

 

好了,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帮忙百度下推倒俺最早提出的反证,如果没有,俺就要把“中国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这个华丽丽的签名档,放在微博上啦。这可牛逼大了。(开玩笑,必定不是我,但提出中国梦的光荣一定属于中国媒体,而不是外交部。)

 

 

(原创、科技、阅读、生活--微信最值得收藏的公众号之一。收阅本微刊方法,点击右上角按钮,点查看公众号关注微天下分享本文。或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搜索gongzhonghao001或微天下添加)


少年中国与中国梦
 
2005年04月05日

         
1974年,记者出身的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出版了长达近2000页的《光荣与梦想》,这一宏大文本记录了上世纪1932年——1972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40年间,美国成为世界最富强的国家,正如曼彻斯特所写道的,是每一位美国人心中的“美国梦”,创造了这个新兴国家的荣光和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国世纪”。

  多年以后,当中国世纪已成事实,有人要为今日的中国写一部汉语版《光荣与梦想》的话,在描述这个时代细节之时,想必一定会收入4月3日夜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夺冠的一幕。在这个春天的夜晚,海淀体育馆见证了中国斯诺克的一个历史,这个18岁的男孩,为中国台球运动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一个“中国梦”跃然而出。

  作为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人每年都会将许多世界冠军头衔收入囊中,但丁俊晖这个格外不同--这当然不是就技术层面的意义而指。想想中国以往的那些世界冠军吧,与他们相联系的关键词,比如,出身农村、严格训练、层层选拔、集训、国家培养、为国争光、泪水、感谢全国人民...这些词汇似乎都跟丁俊晖扯不上边,与神奇晖相关连的关键词则是:爱好、天赋、快乐、赞助、俱乐部、商业回报等等。

  之所以有如此大跨度的差异,是因为丁俊晖成功的路径与以往的前辈世界冠军截然不同,所谓举国体制、国家培养与丁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出身并非大富之家,8岁开始打球,初一放弃学业,在父母的经营下,打比赛,拉赞助、赴英国、夺冠军,一步步走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大小威廉姆斯成功的中国版本,而这种成功路径,在以往的中国,简直不可想象。

  只有这个时代,丁才能获得成功,与刘翔、与姚明(与丁磊,与韩寒),他们一起描述了“中国梦”的不同版本,他们成功是努力的、快乐的、自由的、阳光灿烂的,他们就是为这个时代而生,与时代主流切合地如此默契,他们商业化、现代化、全球化、规则化,他们从不讳言商业利益--甚至,他们就是借助商业利益实现了更大的成功,与梦想。

  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只要有天赋,有梦想、肯努力、肯奋斗、守规则就能成功,神奇晖的夺冠向后来者们诠释了中国梦最直接的内涵。实际上,在中国,沿着丁俊晖之路前行的少年早已多到数不胜数,延伸到中国的血脉深处,比如,那些自费去国外学习足球的少男们,那些租住在电影学院求艺的少女们,比如,在热播连续剧《马大帅》里,雇赵本山为标靶练拳的少年...

  丁俊晖夺冠的瞬间已成过去,他才18岁,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但丁俊晖夺冠所具备的象征意义将长久地影响到中国体育乃至中国的未来,丁俊晖们使人看到一个21世纪的、少年的中国,所谓对80后、90后一代的怀疑已不必要,中国年轻人必能塑成中国的新光荣与梦想。

  自学成才,重金投入,丁俊晖的成功无形中使“丁俊晖模式”概念深入人心。事实上,这条成材之路已经在中国体坛小有气候。不论是在网球、诺克等职业体育项目中,在乒乓球、足球等传统项目中,都有丁俊晖模式的执行者。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499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