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比如,在没有微博之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还分得比较清楚,至少老板很难知道你在下班之后说什么做什么,但现在老板“悄悄关注”了你,你就会发现你开始常常为自己在微博上的胡说八道深感痛悔;在没有微信之前,单位开会再晚,也终有结束的时候,但自从老板在微信上组建了“业务研讨群”并时时耳提面命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几乎24小时摆脱不了工作状态。

毫无疑问的是,移动互联的普及将以其无处不在的“随身性”,大大加重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的这种压力和焦虑。


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上传各种图片,过后会不会后悔?据昨天新华社报道的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社交网站用户觉得自己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过多,心生悔意。

这项调查由英国数字营销代理机构“白色帽子媒体”委托进行,涉及2000名年过18岁的社交网站用户。调查对象中,三分之一后悔先前发布了某些照片或个人信息,觉得更应私人收藏,不宜公开展示;一些网友兴之所至上传自己醉酒、风凉装等不雅照片,发表粗俗言论,事后觉得不好意思;超过一半承认,一些“好友”或“粉丝”完全不认识,难以想象自己与他们分享某些信息。分享过多信息甚至可能影响工作。大约一成调查对象因在网上抱怨工作遭老板“炒鱿鱼”,超过5%求职时因社交网站上的照片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而失败。

不知道在中国有没有机构组织类似的调查,如果有的话,想必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上,同样对自己乱发信息大感痛悔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最近刚爆出的那位最“坑警女友”,在微博上晒男友开警车带自己和亲戚外出吃饭、泡温泉,并上传了自己坐警车以及“男友”警官证的照片......结果,导致警察男友被停职调查。


尽管“白色帽子媒体”所做的调查样本仅取自英国一地,但却反映出全球互联网的一个统一现象:几年狂飙突进的爆发之后,社交媒体热潮开始减退。当初兴致勃勃、义无反顾地将之引入到自己生活的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社交媒体究竟应该在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

Capstone 投资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Facebook美国本土用户量降低了1.1%;在23个Facebook占据50%的市场份额国家中有14个国家用户量的增长微乎其微,甚至在后3个月里降低很多。而在中国,新浪微博的用户增长也开始停滞,活跃度开始下降。

人们对社交媒体热情下降有很多原因,比如新鲜感的消失,虚假用户泛滥,企业或者机构的过度营销,好友过多无暇应付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还是隐私问题。以我个人而言,如果未来有一天要远离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唯一的原因就是:不想使生活被社交媒体们所绑架。

毫无戒心的网民把个人信息遗留在网上,而这或将在未来某一天成为你被“人肉搜索”的基础。这是因网络隐私泄露而受伤的最典型例子,但毕竟是少数特例。而当社交媒体介入生活越来越深之后,有一些烦恼却是大多数人所必须面对。

比如,在没有微博之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还分得比较清楚,至少老板很难知道你在下班之后说什么做什么,但现在老板“悄悄关注”了你,你就会发现你开始常常为自己在微博上的胡说八道深感痛悔;在没有微信之前,单位开会再晚,也终有结束的时候,但自从老板在微信上组建了“业务研讨群”并时时耳提面命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几乎24小时摆脱不了工作状态。

你的好友过得比你好,她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炫耀她幸福的爱情或奢华的生活;一起外出游玩,你的丑照尴尬照总是被朋友传到人人网上;为了保持被关注度或者虚荣心,你总是在微博上说一些自己并不真正想说的话......这一切,都给人带来压力,和焦虑。

而且,毫无疑问的是,移动互联的普及将以其无处不在的“随身性”,大大加重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的这种压力和焦虑。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的一大革命,社交媒体的出现又是互联网的一大革命,它有种种优点,带给人们全新的社会交往体验,这曾经掀起网民巨大的参与热情。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琢磨逃离。但现在不清楚的是,面对虚拟与现实日益融合的“大势所趋”的现状,对于越来越“身陷网中”的人类来说,最终能逃离多远。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499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