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记得上个奥运季,或许出于无聊,写过一系列与体育比赛无关的主要是奥运花边研究的专栏......

事实上,电视转播对奥运比赛的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赛时安排上,而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运动员着装、比赛规则甚至比赛项目的设置。

 

 

虽然,美国选手菲尔普斯8枚金牌,7项世界记录的成绩在百年奥运史上已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但有人以为,如果赛时再安排得稍微合理一些,菲尔普斯的成绩还有可能更好一些。在本届奥运会上,游泳比赛的决赛基本上都在上午举行,按一般经验来说,比赛在晚上进行会更有利于选手的发挥,运动员会更兴奋。去年,当比赛时间最终敲定的时候,索普、霍根本德等一群著名运动员还联名就此事给IOC(国际奥委会)写了一封信,提出抗议。


抗议无效!在这里,决定比赛时间的是电视转播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为近几届奥运会支付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他们不希望由于12个小时的时差,而使美国观众在已通过其他媒体知道了赛果后再看比赛,这将直接影响其收视率及广告收入。类似的还有一些其他项目(羽毛球、体操之类)和8月8日的奥运开幕式,关于开幕式,北美观众很无奈地没有看到现场直播,只能等到晚上的黄金时段收看NBC放的现场录像。

还有多少奥运细节正被转播商改变


游泳比赛错时的结果是NBC大获全胜,8月11日,当菲尔普斯再次斩获金牌并且连续第三晚创下世界纪录时,NBC黄金时段的观众人数为2970万人,在转播菲尔普斯获得第八枚金牌时,也创下了周六晚间收视率的18年新高。


事实上,电视转播对奥运比赛的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赛时安排上,而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运动员着装、比赛规则甚至比赛项目的设置。

 

 

还有多少奥运细节正被转播商改变

(刘翔悲壮退赛的一瞬,留给观众的除了背影,还有其著名的露背装)
比如,在官方近乎强制的推动下,很多项目的比赛服装越来越性感。在昨天的女子乒乓球单打预赛中,日本小将福原爱就穿了裙装上阵,按原来设想,与之对阵的张怡宁本来也应是穿短裙--后来因为习惯问题改穿短裤;而各国羽毛球女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则很一致地换穿了裙装;按规定,男排运动员们这次也都换上了“超短裤”(裤腿长度设定为4英寸,抵制要受处罚),据说,为了防止走光,人高马大的美国队员们都在运动裤里面再穿上一条紧身裤打底。这所有服装的改变主动力也是来自电视转播方面,目的是使比赛更有观赏性。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体操比赛也是如此,运动员在不同的项目中有时穿短裤,有时是长裤,有时甚至赤脚;至于田径,我手头掌握的资料不多,但单从电视画面看,运动员们确实是越穿越少,连刘翔也穿上了“露背装”!这些变化也都是以为电视转播吸引更多眼球为目的。

还有多少奥运细节正被转播商改变
记得观看击剑比赛的时候,某女主持人曾因为运动员的透明面罩惊呼技术的进步,事实上这也是应电视转播要求所做的一个改变(2002年起),为的是让观众都能看到运动员比赛时的表情变化,尤其是当剑刺来时那种恐惧扑面而来的效果。击剑运动服也变了,按传统,所有人都是穿着全白的运动服,但现在,运动服上有了国旗的区别,以便观众区分。值得一提的是,抛却观赏因素,对比赛本身来说,透明面罩未必是一项好的选择。因为,非平面的透明材料容易使运动员的视觉发生偏差,而且透明部分在选手呼气时会产生雾气阻碍视线。另外,在佩剑比赛中头部属于有效部位,完全由金属网覆盖的旧面罩一旦触剑立即连通电路显示中剑。但新面罩正面的透明部分为不导电材料,所以不知不觉间加大了运动员们得分的难度。


很多人都看了张娟娟夺得女子射箭个人金牌那场比赛,最后一刻是与韩国选手的两人巅峰对决,没人三箭,煞是紧张。但以前的比赛规则并不是这样的,据说有20多个运动员同时参加比赛,轮流射,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类似的还有射击比赛,以前没有后面的10发决赛,而是一个比赛直到结束,历时三个多小时,因为电视转播,这些规则都变了。

这些变化当然不是转播商独自推动的,它们得到了IOC以及各单项运动协会的大力支持,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让女球员穿裙子是国际乒联近年一系列改革的举措之一,国际排联对男排超短裤的推动也是下了死命令。当然,最赤裸裸的还是足球界,具体说是女足。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几年来一直坚持“女足要走性感路线”,他认为女足球员若在穿着上“火辣”一些,不仅会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也会吸引更多赞助商,这样才能促进女足运动的发展。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可以让女足球员穿上更紧绷的运动短裤,要知道女排运动员的服装就和男排不一样,沙排的女球员可是穿着比基尼出场的。”

还有多少奥运细节正被转播商改变

当然也有不玩性感的,这次奥运入场式,美国代表队的特点就是青春,白衬衣、白短裤、白毛衣,一副青涩学生装设计,据说由时尚教父拉尔夫·劳伦亲自操刀而成。但从吸引眼球来说,美国人的制服诱惑算是更胜一筹。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把奥运会看成一条食物链的话,它将包括观众、运动员、IOC、主办方、广告商、转播商等,毫无疑问,转播商位于这个链条的上游,对链条的走向有着越来越大的发言权,虽然有很多人担心商业会凌驾于体育之上,但却又无法否认其对体育的巨大推动力,正如罗格所说:“如果没有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等商业开发活动,国际奥委会就无力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就无法推广奥林匹克运动。但不管奥运会与商业的联系怎样紧密,决不能出现商业利益凌驾于体育本身之上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们一直都毫不含糊。”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499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