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几大本土电商因为高调价格战挥霍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渔翁得利的很可能反而是“低调”的亚马逊、一号店等外资巨头。
因为京东CEO刘强东的一番“微博约架”,新一轮电商价格大战如火如荼地在中国互联网上展开,此战引起无数网民围观,各种聚焦与评论同时也占满媒体版面。
对于商家的价格战,我一向持欢迎态度。因为所谓价格战,其本质就是商家之间以互相降价为手段的市场竞争--竞相提价不能叫价格战,既然是降价,消费者就会得到实惠,在商家借以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受益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但今年以来中国电商界几次价格战的爆发,却使人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因为通过价格战暴露出的,不是商品的暴利,而是商家的不诚信。旁观者们发现,以前传统家电卖场借以忽悠消费者的一些手段,被淋漓尽致的应用到电商价格战中来,比如,先调价再降价;声称打狠折的商品没货;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网站上显示型号不同等。商家在宣传中撂下狠话“让物价回到四年前”,但聪明的消费者转了一圈却发现,没有找到几件真正实惠的东西,冲动的消费者则在围观中盲目下了单。
以明面上的成本而论,靠各大CEO的几条微博,就赚来了几乎全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眼球,网站流量也大幅上升,销售额暴涨,这种价格战的性价比可谓极好。但人们也注意到,这种“性价比”是以商誉的付出为代价。如果说早年间百货商场、家电卖场由于跟消费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很容易通过促销赚取利润的话,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价格已经变得异常透明,有微博供消费者之间随时交流,有比价网站可以实时呈现网上商品的价格曲线图,再想趁着夜深人静玩改变价签的猫腻,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就难怪价格大战的第二天,就传出无数消费者的骂声,媒体的质疑声,就连一向沉稳的党报都站出来提醒消费者要“理性”。
平心而论,这次参与价格大战的几个电商企业都不容易。2011年,京东商城净亏损是13亿元,而苏宁今年7月公司披露的业绩则显示净利润下降了29.49%,主要受电商业务的“拖累”,以至不得不向市场发行巨额公司债,国美也差不多如此,再加上实体经济的整体不景气,使他们都想通过发动“价格战”把消费者多圈一点,销售额做大一点,竞争对手拖垮一点,以便对自己、对投资方都能有个好交代。
问题的关键是,随着一次次价格战的打响,向消费者承诺的一次次提高,他们逐渐没有了诚意--抑或是忽然发已经没有了实力履行承诺,于是,价格战就变成了一个幌子。
困境中的中国电商业可能会有很多种结局,比如最终百花齐放,比如最终一家独大,比如最终双寡头垄断,比如最终玉石俱焚......无止境的烧钱会烧死很多电商企业,这很残酷,但这种结局并不最可怕,因为烧掉的钱最终还是哺育了市场,反哺了消费者,为中国电商业未来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最可忧的是,电商业在发展中被国内市场传统行业的一些坏习气所玷染,因消费者的唾弃而死,或扭曲成一种更加丑陋的“中国式电商”。
“一到本土就变坏”,洋超市家乐福、沃尔玛近年来爆出的各种丑闻已经初步印证了这一现象,中国的电商业近年来虽然发展的很艰辛,但这一现代化的商业模式确实向消费者提供了比传统商业更透明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这也是它逐步建立起信誉,以及大批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电商购物的最主要原因,我真心希望,中国的电商企业不要因为竞争的残酷而放弃它长期的坚持,不要在黎明到来之前倒向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