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春节回家与父母一起过年,自然少不了与儿时小伙伴的们一番相聚,几场大酒下来,对家乡也就是基层近年来的新变化也有了一些了解。实录几个小片段,基本保持原汁原味。

青年教师A。家里的有线电视坏了,请隔壁的青年教师来帮忙修理,然后青年教师就是一番吐槽。在下基层的热潮中,A也到了下面乡镇里“包片”,对此他倒没什么怨言,他有怨言的是除夕日为什么不放假。其他的议论则是学校里年底的福利和奖金没有了,他说,现在中央的举措很好,但是,老百姓得了什么利呢,反对大吃大喝浪费提倡节俭,确实节省了钱,但这些如果花不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的福利反而因此也减少,还不如不反。

市里某局科长B。我的发小。去年被派到某县乡镇下面一个社区当书记,为期一年。他以前的岗位是个实职,实惠不少,但在分片下基层的活动中被派出,也不是很愉悦。但在基层还是干了不少实事儿,带去了资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机关干部C。我的发小。因为经常在微信上聊天,我大概知道他的一些情况,这一年他在单位的排名提升了,从四把手变成了三把手,每周只放一天假,开会,政治学习。也在基层包片,带去20万资金,做乡民做了一些修路之类的好事。他的感慨是节约运动节省下来的钱非常可观,就看周围某局,原来一天两顿酒,一般一桌子一箱,现在也就只敢晚上出去喝,一年节省很多钱。

乡镇干部D。朋友。也不理解除夕为什么不放假。一年来谨言慎行,唯恐被抓了典型。他的困惑是,现在公务员管理这么严,上班什么闲事都不让干,“但你到底让他们干什么呢”?他们明明没什么事情干。

乡镇干部E。朋友。讲了很多农村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最严重的是土地如何流转,改革开始初期土地承包后,三十年来,有的家庭农村人口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但土地还是保持当初承包时候的状态不变,滋生很多问题与矛盾,但干部一般都调不动土地,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比较发愁。

富二代F。今年鞭炮买的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每年春节前都要邻省鞭炮集散地大批采购,社会风气带的。

今年官员同僚之间的拜年被不提倡了,以前单位开门上班,都要公款鸣放鞭炮,今年取消了。据说,公开的结婚宴请收礼随礼也被不提倡了。

我接触的这些干部看起来都不错,没离婚,不奢华,平时爱玩一种叫够级的本地无赌注牌类游戏。

观感:客观评价,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在基层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确实给公务员群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以前也有各种三令五申,但这一次之所以还没有变成一阵风,是一级一级压力传递的比较到位,各级都有督查人员在基层监督执行。各单位的福利确实都不太敢随便下发了,听说还有某单位福利发下去以后再追回来的事情,但这也使一些普通职工有所怨言。

改变从执行开始,这是不错的,因为之前三令五申太多了,都因为执行问题变成一阵风,所以执行很关键。但是,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要大刀阔斧。比如改变政府人员工作作风的提法很好,但人浮于事的现实下,他们又能干什么?有没有魄力大力精简人员,把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剩下的干活群体中。

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是,三十多年稳定的政治局面,确实已经在中国基层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阶层,很自然的是以家族为核心,现在在地方上发展的比较好的朋友,确实是原来官员家庭出身的子弟为多,其中原因很多,主要是两点,一是关系网的作用;再就是出身政治家庭,从小就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与意识,受的教育也较好。他们基本都是好人,但起点上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你有这些优势也没法主动不借助。但是,在民间看去,却又是另外一种眼光。

这就是我们亲身能感知的,我们常说的”阶层固化“问题,毛当年的解决手段是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现在,则需要大智慧与大方略。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50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