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支付宝母公司控股天弘基金在市场上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各方都很兴奋,天弘基金管理层举完成了管理层持股,成为基金行业里率先吃螃蟹的公司之一。而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也成为少有的控股基金公司的民企,为电商公司抢入金融业开了个头。双赢局面使次日中国互联网金融股信心暴涨,开盘后不久即现6只个股强势涨停,包括金证股份、内蒙君正、同花顺、东方财富、深圳华强、大智慧等。

 

这次交易是互联网企业的胜利不错,但其意义并不在于互联网企业买了个基金公司--这随时都可以,而是建立在互联网企业成功运营基金公司之上。在支付宝之前与天弘的合作中,天弘一只货币基金(天弘增利宝基金)在支付宝(余额宝)上发行,短短三个月销售破500亿规模,几成中国规模最大公募基金。


有人评论余额宝的成功--包括支付宝自己--将之归因于支付宝出众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较为精确地预测第二天的赎回量,可更好的安排流动性,利于推出创新产品云云。这很有点中国好声音评委的特色,唱一首流行歌都能讲出殿堂级的解析。所谓技术优势,当然并非真实原因。以美国为例,互联网金融业同样拥有技术优势,却依旧没能对传统金融业形成有力挑战。至少在目前看,金融业的大数据技术还都是噱头,还不能成为行业门槛,更不是变革式的力量,阿里又怎能形成超乎四大行之上的技术优势?


所以,说余额宝的成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公司的基因或技术优势上都是扯淡,真正原因是支付宝和天弘基金的合作把中国传统的、封闭的、垄断的金融业撬开一道缺口,这个领域太肥了,以至金融巨头们手指头缝里漏出一点来,就够IT屌丝们装个盆满钵满。


余额宝是通过自有销售渠道打破了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方面的垄断地位,在余额宝进入之前,中国银行业在寡头垄断格局下,依靠利差这一无本买卖坐享其成,高利润使它们丧失了金融创新的动力。支付宝推出的新产品只不过比一般的理财产品有更好的流动性,更方便的购买方式,稍微高一点的预期收益,就深获民心。

 

余额宝的成功与其说是技术红利,不如说是制度红利,是推动中国金融业制度变迁所获得的收益。


到现在为止,互联网金融的红线到底在哪都还说不清,这种模糊给互联网企业创造了打破垄断的机会。以阿里为例,抱着“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的想法,阿里已经推出虚拟信用卡、小微贷、余额宝等几种金融产品,其中哪一项是四大行在技术上做不了的,没有。

 

所以,当看到余额宝的轻易成功后,更多的互联网业巨头也在蠢蠢欲动,比如搜索巨头百度,最近就爆出正在接触各大基金公司,希望模仿余额宝,推出类似的差异化产品,而且,百度还要求基金公司产品在收益上较余额宝有明显优势,这其实不难做到,少赚一点暴利即可。


遥想改革开放初期,先下海的一批都富了,论素质其实层次偏低,不过领了风气之先,补了计划经济体制之弊。余额宝闯蓝海大胜,是因为它早。但如果互联网企业群起而入的话,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若几大行把理财产品收益普遍调高,流动性加强,都上网销售,余额宝上是否还会有那么多存款?


阿里收购天弘暴露了马云的金融野心,阿里金融未来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体的、完整的金融服务超市,如果政策允许,做银行几成必然。阿里金融有支付宝,腾讯有财付通,百度有百付宝,环顾互联网三大巨头,他们未来都有可能进军金融业。但对于壁垒森严、巨兽垄断的中国金融业来说,这并没什么可怕的,这些陌生的外来者没有撬动根基的可能,“讨厌”之处则在于它们可能会不再遵守业内的老规矩,毁掉一些秘密,破坏掉一些默契。而这恰是消费者所乐见。


门口来了野蛮人,监管机构以及传统的金融业其当务之急在于安排好如何应对,除了在现有合法竞争领域要准备策略之外,还要针对未来考虑:是开门纳客,还是拒之门外?目前最激进的观点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她建议给阿里小贷和支付宝发放银行牌照。这在短期内可能不现实,但如果互联网公司在实际上已经开始做着银行正做的事情,又能坚持多久视而不见呢?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50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