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由当年制片人郑晓龙执导的《新编辑部故事》“重装上阵”登陆各大卫视。不出所料,首播之后,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轮观众口水,尽管褒贬不一,但仅从吸引眼球和关注度看,也算是首战告捷。

客观说,自从《新编辑部故事》这个题材一被选定,它就已经有了保底收视率,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对于70后、80后来说,老《编辑部故事》的影响太深刻了,它不仅让人想起葛优、吕丽萍、侯耀文、冯小刚和王朔这些大腕,更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与标志。至少对于当年还在上中学的我来说,它等于打开了一扇窗:哦,世界原来可以这么看,电视剧原来可以这么拍......“还想戈玲呢,我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甚至连后来衍生出的那句广告词,都在多年后仍印在脑中。

但也正是因为《编辑部的故事》所创造的时代高度,又给《新编辑故事》的拍摄增加了难度,即便加上黄海波、陈好、王千源、井柏然等一干明星,也挡不住口水纷飞,可谓得之东隅,失之桑榆。对于整整一代人来说,《编辑部故事》根本无法替代,任何续集都是“狗尾续貂”,就像当年黄日华、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它拍的是如此粗糙,可70后们仍旧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中有多少其实不是在看射雕,而是在追忆逝水年华。 

70后一代要追《新编辑部故事》,需要做的,首先是放下成见,摘掉有色眼镜。

老《编辑部的故事》为什么会火?我读到的一篇博文(梅子笑)说的很有道理:王朔们是在借用“杂志编辑部”这个壳,利用电视剧这种新形式“吐槽社会问题”,风趣戏谑的幽默调侃、精准前瞻的针砭时弊,这在评论稀缺的90年代初,可谓领一时风起之先。

如果说新老《编辑部的故事》之间有什么东西贯通始终的话,那就是它们都在借编辑部这个壳,来进行吐槽,所以在《新编辑部的故事》里,选秀节目中的各种噱头、网络上的无良炒作等社会热点话题成为调侃对象,各路人等也被放置在人性显微镜下一窥究竟。但《新编辑部故事》的收视对象显然不能再依赖于70后一代,所以《新编辑部故事》在喜剧手法和调侃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尝试:老版中只需要演员用语言调侃的事,新版则通过具体剧情化演绎出来;老版中的幽默不动声色,新版演员的表演也更加夸张和小品化。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新版中加入了大量当下网络流行的段子,剧中的自嘲也变成了“我们这种人就是,风动,云动,我不动,淡定。”

吐槽无疑是这个吐槽时代的一种流行,《新编辑部的故事》可说是搭了时代顺风车,但这同时也为自己制造了压力,它能不能吐槽吐的新颖别致,深入人心?这是一项强大的挑战,不要忘了,在春晚上,那些拾网民牙慧相声演员和小品演员都曾受到网民的严重鄙视。

郑晓龙对《新编辑部故事》的要求是:充满语言机智、幽默,故事耐人寻味、有文化品位。真正做到这些极难,但没关系,即便演员也在像今日大多数雷剧一样靠肢体动作和台词来弥补冷幽默的不足也没关系--只要它还没扔掉喜剧的“批判之核”。考量一部喜剧的价值,能不能令人发笑是一方面,有没有批判性是一方面,只要是喜剧的批判之核没有丢掉,那么表面的夸张有些走形也没太大关系。 

吐槽,其实就是批判的网络化用语,只要《新编辑部的故事》能够把《编辑部的故事》里那般精巧的批判艺术继承下一半来,它就算成功了。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50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