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无独有偶。

2007年,某省会遭遇暴雨袭击,由于当地气象局放弃移动让自家公司发送预警信息,使大部分市民事前却没接到暴雨预警,这次暴雨袭击最终导致至少2人死亡,当地气象局给出的解释是:“负责发送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的河南华云公司称,因技术原因,他们只能优先发送短信给交费订制天气预报的手机用户。”


7月21日,北京市遭遇强降雨,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暴雨之后,有不少市民对没有接到气象部门的短信提示表示遗憾,认为如果能够提前接收到来自气象部门类似“今日有暴雨,请尽量不出门”的短信提示,将会大量减少损失甚至悲剧的发生。

对此,市气象局副局长曲晓波及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均回应说,气象部门有短信终端发送渠道,但因为发送短信的基站十分有限,而手机短信又受到发布速率问题的制约,很难向每个市民都发送预警短信,“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长时间,如果接收到短信的时候灾害天气已经结束了,预警也就没有意义了。”

但戏剧性的是,北京联通、北京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却不认可气象部门发短信存在技术障碍的说法,表示全网发送短信不存在技术障碍,此前已与市政府合作多次。

手机预警到底是否存在技术障碍,两大国企与气象部门说法截然相反,面对这一类似“神仙打架”似的局面,不了解内情的普通民众表示深深的困惑。

从技术上,我相信运营商的说法,既全网发短信并不存在什么障碍,这从我们日常收到的各种政府群发短信可证,去年春节,在同样基站条件下,仅除夕一夜,北京的手机用户就发送了总共10亿条短信。单就一次性大规模群发,也同样可以找到例子,比如早在五年前,上海就通过移动10086号码发布过台风预警短信,群发数量超过1000万条。

当然,运营商的反驳也并不能说明气象部门在撒谎,具备千万级短信群发能力的是运营商,但气象部门强调的却是自有“短信终端发送渠道”,其能力就相当有限,其“一秒钟最快能发出去400条”的表述就很合理,检索新闻可知,用自己的终端发短信,即便求财心切的垃圾短信发送商,十万条短信也得发送个把小时。

但问题是,在预测到特大暴雨后,既然已经有过多次市政府与运营商大规模全网群发短信的合作经验,又明知自有的短信终端不堪使用,气象部门为什么不选择去求助运营商对市民广而发之呢?是意识问题?机制问题,沟通问题,还是经费问题?

不管是出于什么问题,遗憾都已经成为事实。在这次暴雨预警过程中,气象部门联系了各种媒体,比如3000多块社区大屏、5万多块移动电视、电视台、微博、声讯电话等,本来做了很多努力,但却由于放弃了全网群发短信这一手机时代最高效的告知手段,为其工作留下明显的硬伤。

北京有2000万常住人口,95%以上拥有手机,如果他们的大多数能够收到一条预警短信,悲剧应会大大减少吧。

气象信息只有被公众所利用才有意义,而在手机普及的今天,在极端气象来临之前,最有效率途径就是短信预警,从这个角度讲,在此次北京721特大暴雨预警过程中,短信预警缺位所带来的教训值得反思。事实上,过度依赖自有气象短信服务平台,而缺乏向运营商、公众免费提供手机短信预警动力的现象,在各地是一种较普遍存在。

严格说公众获得气象信息是不应该收费的,但在某些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又常被看做一种可以垄断的资源,按照《气象法》规定,气象信息经过增值可以收取一定费用,以发展气象事业,于是很多气象部门下属有专门负责销售天气预报的SP服务商,几年前,甚至曾传出过某地11地市气象局同时向一家擅自发布天气预报的公司做出行政处罚的案例。

2007年,某省会遭遇暴雨袭击,由于当地气象局放弃移动让自家公司发送预警信息,使大部分市民事前却没接到暴雨预警,这次暴雨袭击最终导致至少2人死亡,当地气象局给出的解释是:“负责发送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的河南华云公司称,因技术原因,他们只能优先发送短信给交费订制天气预报的手机用户。”

人命关天,公众利益天然第一,希望此类悲剧不会再重演。


 

话题:



0

推荐

信海光

信海光

50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社论撰稿人,一个深爱中国的媒体人,时事、财经,专栏及作品见《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观》、《晶报》、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美国时代周刊网、《globaltimes》等......联系、稿件等事请电子邮件:gooooo@gmail.com(常用邮箱)

文章